人人都是项目负责人 湖州十二中创新自主管理模式
湖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湖州在线讯 前不久,湖州十二中“大咖”云集,来自全国各地学校七十多位校长老师前来观摩,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原来,该校举行了一场年级组“思维导图式项目化管理”展示汇报,这些校长们都是来“取经”的。
一所学校的汇报能够吸引这么多专家,魅力何在?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在我们学校,人人都是主人翁。 ”该校校长俞月琳的一句话,道出了奥秘所在。
从2014年起,该校推出“一日校长制”,之后又把“思维导图式项目化管理”细化,除了每位老师轮流当一日校长外,每个年级组里的几乎所有成员都要分头负责监督、考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们还人人都是年级组长。 ”俞校长说。
记者在该校的年级“项目化工作”考核表中看到,每个年级都需参加的考评项目包括师德师风、日常班务、学生活动、卫生保洁、文明言行等12个,而在12个主项目下,又分别有着3至4个不等的子项目。“我负责的是‘日常班务’主项目中的‘自主学习’子项目,而在这个子项目下,还包括了早自修、自修课、无人监考和小组合作情况等。 ”九年级科学教师王峰老师对此非常认同,他和另一名教师共同负责“自主学习”子项目,而他们的九年级组团队在此次展示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以前,这么多事情都需要年级组长去管,感觉他们忙晕了。而那些事情跟我们普通老师却没多大关系,现在却不一样了。 ”刚刚进校才三年的七年级语文教师李琳,深深感受到了项目化管理对年轻教师成长的作用。
在李琳以往的概念中,教师只是教教书,批批作业。而如今,她和同事们都惊奇地发现,每个人在学校里都有了一份管理的职责,“辛苦,却有价值,心中觉得很光荣”。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但现行的管理机制分割了教师的职能,出现了德育工作专属于班主任,学科教师只管教学等现象。“我们通过让教师们拥有多重的身份,打破了单一的教师职能,让教师回到教育的原点。 ”俞校长表示,让她非常欣慰的是,这些都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管理和合作互助相辅相成。如今,在该校每位教师都各自成为了每个学生小组的成长导师,引领着学生成长,带动着学校发展。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