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翻译公司 湖州翻译公司 湖州翻译公司
123

微课里看家乡的变化 吴兴区开发多样化课程根植家乡文化

湖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湖州在线讯    “湖州历史上为何称为菰城? ”“你知道湖州历史名人陈英士的故事吗? ”暑假伊始,吴兴区各个学校的学生们,就开始寻访历史的足迹,参与“名城与我”主题征文活动。

据了解,从2015年9月起,吴兴区启动了“菰城文化种校园”项目,开发中小学人文拓展课程教育实践活动,在每学期以及假期开展一系列“有意思”的社会课程与实践,“名城与我”主题征文就是其中之一。“在暑假里进行一次历史的探访,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吴兴区教育局研训中心历史与社会教研员杨继明告诉记者。从目前已经收到的学生征文来看,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记录、感悟,或有趣地讲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或挖掘湖州名人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或研习历史资料写出自己的感悟……内容丰富、有层次、有深度,展现了对家乡历史的独特视角。

然而,“名城与我”主题征文只是“菰城文化种校园”项目的一部分,在微课里看家乡文化、在博物馆里上历史课等等,这些都是“菰城文化种校园”强大的“分枝”。如何让这些“分枝”形成聚力?吴兴区的一线老师挑起了重任,他们将湖州的城市图书馆、博物馆、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等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整合,开发了首批80多项精品“微课”。

就在上个学期,吴兴区举行了首届“学享吴兴”教师微课获奖颁奖仪式,对初选通过的这些精品微课进行了表彰。“我的微课主要从湖州人文出发,对《太湖娄港》校本课程进行了内容整合,因为讲的是家乡文化,同学们感受特别深。 ”此次微课征集活动的一等奖获得者织里镇中学吴晶晶老师感慨地说。

“有了这笔丰富的微课资源,学生们点点即可随时随地感受家乡的历史。”同样在此次活动中获奖的老师湖州四中教育集团姚芳华感慨地说,微课只有分享和传播出去,才能发挥出它更大的价值。暑假里,学校里的同学们就直接登陆班级博客、班级QQ群、校园网等等,观看微课,提出质疑,留言分享,成为了课堂教学优质化的延伸。

不仅如此,“菰城文化种校园”项目开展的同时,吴兴区在全市范围率先推行“在博物馆里上历史课”,成为了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教育的首次全新尝试。比如,吴兴区八里店镇常路学校的郑春苗老师,在上学期带领同学们以湖州市博物馆“大秦帝国文物特展”为平台,以参观寻宝为活动主线,在博物馆里上起了《秦始皇开创统一大业》一课。“平时自己来博物馆都是走马观花,经过老师这么一讲,不仅有趣,印象更深了。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课不仅仅受到了他们的喜爱,也受到了同行的追捧。

正如采访中老师们所说,“菰城文化种校园”行动为一线教师利用名城资源开展拓展课程教育实践活动打开了一扇窗,让校园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将身边的历史“种”进课堂,“种”进学生的心里。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