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区聚成一个家
湖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湖州新闻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湖州在线讯 施春慧24岁进入社区工作,已经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十五年,先后在白鱼潭社区、市陌二社区服务过,现在是学士府社区筹备组组长。
在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中,她利用社区有利资源先后组织创建了社区邻里中心、“益邻”志愿者服务站等服务品牌。这些创新服务项目较好地整合了社区内外的优势资源,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不同的服务需求,深受群众认可。
2010年3月,由于工作需要,施春慧被安排到龙泉街道市陌二社区工作,该社区是一个八十年代建造的老社区。贫困户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老年群体多是这个社区的人群特色。
她深知,如何做好“三多”人群的援助工作是必须要抓好、干好的工作。在她和同事的积极努力下,社区的网格服务团队得到了有效完善,工作人员的手机号按网格片区公布到每个单元楼道,24小时和居民实行无缝隙对接,有“困难找社区”的概念深入人心。
都说社区工作太琐碎,待遇又低,社会认同度不高,很少有年轻人能熬得住。施春慧说,自己也曾对这份职业产生过迷惘,可是一打开自己的民情日记本,看到每天都密密麻麻记录着的好几件居民急需解决的事和一些已经解决的难题时,心里便拥有了一份充实感和满足感。
2012年,施春慧与她的同事经过多方调研,在原有社区邻里中心服务品牌的基础上,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深层次合作,优化整合社区内外志愿服务资源,由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受理需求与日常联络,通过梳理和统筹安排开展日常服务活动。服务站成立以来,已吸纳社区、高校两方面的志愿者357名,成立了宣传、环境、平安、助老和文艺共5支专项服务团队,举办各类服务活动200多场次,受益人群达1500多人。
2015年3月,施春慧来到龙泉街道学士府社区担任社区筹备组组长,和市陌二社区不同,这里的居民年轻人居多。如何让年轻人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施春慧又动起了脑筋。
她们联合物业打造以邻里圈、家政服务等为板块的“悦嘉家”APP。让居民用手机浏览社区动态、享受一站式数字化便利服务。
针对小学生下午三点半学校放学后家长无暇看护等问题,她们打造“330+益学堂”结对共学项目服务计划。牵手周边社区的困境儿童以课业辅导、素质教育为主开展结对共学,促进同辈群体的融合和健康成长。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