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恩的心做人 用博爱的心做事
湖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湖州新闻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在德清县新市镇城西村,有这样一个特殊家庭,家庭成员足足超过60人。女主人俞丽华介绍,除了自己的父母、丈夫和儿子,其余的家庭成员都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大家吃住都在一起。这里既是温暖的家,也是俞丽华自办的“德清县博爱养老院”。这个家庭奉行的准则是:“用感恩的心做人,用博爱的心做事”。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照顾好老人是他们的最大心愿
俞丽华一家办起养老院纯粹是无意之举。 2008年初,她听说德清县禹越镇有位老人,中风瘫痪在床,家里的子女都不愿意照料。她和母亲张金娣一起去看望,到了老人家里,尽管有心理准备,眼前的一切还是让俞丽华感到震惊。老人的衣服和被褥都脏兮兮的,浑身散发出臭味。回家以后,家里人一商量,最终决定把老人接过来照料。老人刚到俞丽华家的时候,大小便全在床上。俞丽华像照顾父母一样,亲力亲为,没有半句怨言。慢慢地,老人变得干干净净,人精神了不少。俞丽华的婆婆十几年前生病瘫痪在床,全靠儿媳妇天天照顾她。
照顾禹越镇的老人和婆婆让俞丽华知道该怎么照顾这样的老人,她细心、有爱心,很快附近的人都知道她收留照顾老人的事迹,许多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找上门来,希望能够得到照顾。心软的俞丽华不忍心拒绝老人,干脆放下了手中经营的活禽生意,一门心思照料起这些老人来。俞丽华的父母、丈夫还有儿子都十分支持她的做法,父母一开始就专门在养老院里帮忙,而丈夫和儿子有空的时候也会搭把手。
像哄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喂饭
养老院里的多数老人家里经济条件困难,有些又是患病后儿女不管的,所以俞丽华基本没跟他们收什么费用,能交的交点生活费,拿不出钱的就一分钱也不收。几年下来,俞丽华和杨林宝没少往养老院贴钱,俞丽华平时有空的时候就做些手工活增加点收入,但她对此却轻描淡写:“这不算什么,有不少爱心人士和组织还会给我们捐款。 ”
现在养老院的老人和残疾人已经超过了60人。这些老人有的是德清本地人,有的来自绍兴、嘉兴、上海、江苏等地。每天上午10点半就是养老院开饭的时候,俞丽华和母亲张金娣以及护理员们要先给老人们喂饭,确保养老院的所有老人都吃完饭,自己才能开始吃饭。但有的老人并不配合,张金娣就像哄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喂,一句一句说好话。
教导两个儿子要孝敬老人
俞丽华和丈夫杨林宝总是教育两个儿子要孝敬老人。“人都是要老的,现在这样不孝敬,以后还怎么指望你自己能安享晚年? ”言传身教之下,两个儿子都十分乖巧。嘴里甜甜地称呼“爷爷奶奶”,帮着老人洗头、洗脚,两个儿子从不怕脏不喊累。不仅如此,两个儿子还会发动同学、朋友来养老院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表演节目。“我大儿子很聪明,还会帮老人剃头。 ”说起儿子,俞丽华脸上泛起自豪的笑容。在养老院的老人眼中,这两个小伙子简直比亲孙子还要亲,“我孙子都没帮我洗过脚呢。 ”
养老院白天有护理员帮忙,晚上就要全靠俞丽华杨林宝夫妇以及父母了,睡前四个人一定要去巡查一遍。老人吵闹就要去哄他们睡,老人偷偷溜出去要赶紧出门去找。相较之下,换纸尿裤、擦身、按摩、盖被子、聊天这些都算是平常的小事了。
老人们在养老院里安详度过晚年,有好几位老人甚至是在俞丽华怀里安然离世的。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再被轻轻触及,看着这群特殊家人脸上的愁容被笑容取代,俞丽华夫妇和父母就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没什么能比一家人相亲相爱更珍贵。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