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翻译公司 湖州翻译公司 湖州翻译公司
123

一份遗嘱回报家乡桑梓 助学400余人次发助学金150余万元

湖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湖州新闻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张乃新教育慈善基金连续11年走进南浔中学

湖州在线讯    9月27日下午,旅美人士、南浔刘氏后人刘伦和妻子于梅莉刚忙完刘氏家庙的祭祖活动,准时出现在南浔中学门口。今年,已是夫妻俩连续11年来到这里,代表美国张乃新教育慈善基金会给南浔中学的34位寒门学子送去奖助学金。

离开家乡多年,仍不远万里回归故土回报桑梓。谈及助学,刘伦的记忆一下子被拉回到了17年前的一段往事。

1999年,刘伦舅舅张乃新因中风去世,他在遗嘱中提到:把自己的所有财产交给外甥刘伦打理,用于成立教育慈善基金会,资助有志向上学又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

得知舅舅的遗愿,刘伦起初有些傻眼,“不知道从哪里着手,从来没干过这个事”。上海交通大学是张乃新的母校,刘伦首先便用慈善基金在该校设立了奖学金。

2006年,一张差点被扔进废纸篓的传真纸,牵出了一段长达10余年的助学佳话。刘伦回忆,当年,在上海交大的一次座谈会中,一些学生建议,把助学基金延伸至高中,只有高中生念得起书,才能考上大学。

随即,刘伦夫妇便把目光瞄准了生养祖辈的南浔,与南浔中学签订了助学协议,设立张乃新高考升学奖和奖助学金。

目前,基金会已先后在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浔中学和内蒙古大学4所学校设立奖学金。

刘伦的母亲张乃瑾是张乃新的姐姐,今年已99岁高龄,同儿子一道定居在美国。为了照顾母亲,刘伦多次搁置了回国看望学子的计划。张乃瑾得知后,让儿子放心回家乡开展助学活动。

刚开始是一个人,两头跑,来回奔波。通过母亲的鼓励,刘伦执着下慢慢地发现身边的人多了起来。“虽然助学金微不足道,但更多的是帮助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 ”刘伦说,妻子和儿子如今参与到慈善基金的管理中来,随着助学的深入,很多得到过帮助的学子纷纷开始自发宣传慈善基金。

去年是南浔中学与慈善基金结对的第10个年头,曾受过资助的南浔中学校友邱慧江自发参与设计了《清芬辑》,收录了百余位受过资助毕业生的寄语,回馈给张乃新教育慈善基金会。

南浔中学副校长包立刚介绍,“清芬”来源于唐诗“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一则是为了感谢刘伦夫妇10余年回报桑梓之情,更是为了鼓励得到帮助的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